一名小朋友正在閱讀《三字經》
  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……”近日,市區一所幼兒園的“國學經典誦讀大型展演”,感染著圍觀的每一位家長。近年來,隨著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進學校、進教材、進社區、進廣場,一朵優秀傳統文化的“時尚之花”正在亳州市盛開。
  朗誦展演國學名作
  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,苟不教,性乃遷……”當日上午九點,站在藥都紅黃藍幼兒園的外面,就可以聽到校園內傳來琅琅的誦讀聲。此時,幼兒園裡小班的小朋友們正在表演《三字經》朗誦。記者看到,這些小孩子身著古裝、席地而坐。手中握著《三字經》進行朗誦,頭部還同時隨著音樂擺動著。
  待小班的小朋友表演完畢後,又有一群身著古裝的孩子上場。他們來自中班,與小班表演的《三字經》不同,他們將要表演的是古詩朗誦。
  據瞭解,當天上午,幼兒園小朋友們表演的內容涵蓋了詩詞朗誦、成語接龍、《弟子規》朗誦等。
  在孩子們賣力表演的同時,臺下一些家長則拿著相機、手機、攝像機等拍攝工具紛紛為自己的寶寶留影紀念。大多數家長都表示,第一次看到幼兒園舉辦這樣的活動,感到很新鮮,也很支持。這也讓大人跟著一起溫習了一把國學經典。
  背誦經典學以致用
  今年4歲的小朋友孫藝娜出演了當天的誦讀展演,她的媽媽常永俠也觀看了這次演出。對於女兒的表演,常永俠表示十分滿意。她告訴記者,自己的女兒在兩歲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朗誦古詩。“現在背詩已經成了她的一種愛好,每當又學會了一首詩後,她都會很有成就感,並且回到家會朗誦給我們聽。”常永俠說。
  國學教育的效果不僅僅體現在孩子能背誦更多的詩詞上。採訪中,一些家長表示,接受國學的熏陶後,現在,孩子們遇到老師,不再只是簡單地喊一句“老師好”,而是鞠躬以示尊重。更讓家長們欣慰的是,在不同的社交場合,孩子們都能將國學運用到實踐中。
  家長吳女士說,兒子以前總愛瘋鬧,不管去哪都會搗亂,整個一個“熊孩子”,但上了國學課後,變得知書達禮了,“前不久參加朋友的婚宴,兒子等到桌上大人動筷後自己才吃,而在以前,他一上桌就鬧騰不停。”
  潛移默化熏陶孩子
  針對國學教育,藥都紅黃藍幼兒園副園長鄭冰介紹,這是本學期他們第一次開設國學教育課。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,十三歲之前是人類記憶的高峰期,此時讓孩子誦讀、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經典,就是要從小培養、奠定他們的良好品德和人文底蘊,為孩子成人成才打下基礎。
  在鄭冰看來,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,國學老師更要“經得起等待”,因為國學影響孩子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,也許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,孩子們就“頓悟”了,而有的頓悟足以影響孩子一生。
  有專家指出,當今多元化的時代,需要主流價值觀的引導。而近年來,從幼兒園、小學到中學的國學經典課程,到亳州師專開設的亳文化研究中心,從華佗五禽戲到二夾弦的傳承弘揚,一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正在亳州市悄然興起,這股極具民族特色的熱潮,實際上就是人們對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的認同。(亳州晚報 記者 劉心珠 實習生 陳冉)  (原標題:亳州:娃娃誦經典國學也風尚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n15fntc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